5月1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启动,当日广东地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扩大至泛珠区域,至此,一个包含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东北区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3+2”区域通关一体化格局将正式形成。这标志着,企业可自主选择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地点的便捷通关模式已覆盖全国。
“我们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不仅是给企业带来了通关便利和成本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它打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关键节点。”作为一家区域内综合物流公司,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关务中心总经理翟明表示,公司将以一体化改革为契机,依托青岛港、发挥其东北亚航运中心优势,架起至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互联网+大数据的物流新业态。
什么是“通关一体化”?
答曰: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革命性的变革”。
举例:一个在西安生产手机的厂商,需要从韩国进口一些零配件,原本的流程是海运到青岛港,在青岛办理转关,然后再铁路运到西安。但是现在货物只要到达青岛港,厂商可以在西安海关报关缴税,经过审定后放行指令就直接加到青岛海关,场站直接抬杆,货物直接放行,如此省去了企业通关成本20%到30%。
为什么要“通关一体化”?
答曰:企业可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通关手续。同时,改革取消了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一地注册、多地报关”。通关提速、物流加快……“高速路”的打通,将最大限度地使企业受惠。
举例:以一个40尺进口海运集装箱(不查验)从上海外港运输到苏州地区为例,选择一体化通关作业模式的通关费用较其他通关模式的通关费用最多下降约27.49%。
晒成绩单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平台接受一体化报关单1296万票,占全国总量的84%。一体化通关进、出口比传统通关平均节约9小时和0.3小时。截至1日下午4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和泛珠地区海关通关一体化平台分别接受报关单3.51票、1964票和16582票。
海关总署监管司副司长苗跃学介绍说,在五大区域通关一体化形成的基础上,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完善内部协作与互认共享机制,力争今年7月1日实现五大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让跨区域通关更便捷、更流畅,使企业享受“关通天下”的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