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月2日发布房地产新政,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有一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治标不治本
知名地产商任志强针对这一房地产新政在微博上评论道,“出个政策也婆婆妈妈的?”
从根本上看,这一政策并未解决房地产需求的根本。对于购房者而言,贷款的利率并未降低,降低首付带来的是贷款的压力增加(银行风险定价相比09年的降低到7成,政策并未宽松)。
另一方面,房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与之前的政策相比,主要是部分城市的首套房可以降低到20%首付,另外之前二套贷款未结清的可以按照30%首付(首套贷款结清按照首套计算)。从市场现实看,这部分实际刺激入市的购房者数量有限。
第二,市场分化,这一政策各地执行力度不一,预计积极响应的主要是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各银行放贷谨慎。预计执行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降低首付这一政策将打击部分小贷公司的首付贷款业务,首付贷需求降低。
归根结底,这还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实际上,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出台了不少房地产调控政策,但效果寥寥。
深蓝财经网整理出楼市调控十年政策,是这样的:
2005 首次调控
首次调控房价的新旧“国八条”于3月和5月先后出台;9月银监会212号文件收紧房地产信托。
市场反应:虽然许多项目主动降价出售存量,但房价总体继续上涨。
2006 70/90政策
“国六条”出台,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同一天,“国十五条”出台,规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须占项目总面积七成以上,也即“70/90政策”。
市场反应:房价继续上涨,涨幅相对平稳,中小户型房增加。
2007 房贷新政
9月《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这亦是后来被频繁提起的“9•27房贷新政”。
市场反应:当年楼市价格暴涨、地王频现,政策出台后,2008年全年房价明显下跌,成交量也明显萎缩。
2008 放宽二套房贷
对个人购二套普通自住房贷款予以放宽,并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进行大幅减免。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的“国13条”。
市场反应:中国楼市出现10年大拐点,量价齐跌。因此下半年宏观调控转向,管理层启动大规模刺激楼市消费政策,其他金融政策全线松绑,2009年楼市复苏,后继续大涨。
2009 国四条
10月24日,《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四条)出台,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
市场反应:短期内现观望,二手房成交量下降,2010年春节后市场恢复。
2010 限购令
1月10日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要求二套房贷款首付不得低于40%。4月15日,国务院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各地限购政策纷纷出台,上海和重庆试点房地产税。
市场反应: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但高价地王继续产生,3月后房价飙升。
2011 二套首付提高
“新国八条”公布,二套房贷首付比例提至60%,贷款利率提至基准利率的1.1倍。上海和重庆正式实施房产税。
市场反应:房价继续上涨。
2012 严打小产权房
多部委多次强调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2月住建部称加快推进房产征收税扩大试点范围。国土部出台土地监管新政策,严打小产权房。
市场反应:一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
2013 新国五条
2月出台新国五条,不仅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坚决打击投资投机性购房,还在继20 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二手房交易的个人所得税由交易总额的1%调整为按差额20%征收。
市场反应:开发商下半年不得不以价换量,房价缓慢增长。
2014 “9•30”房贷新政
各地陆续松绑限购政策,9月3 0日央行出台房贷新政,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时,可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等。
市场反应:相对于此前信贷套数认定政策,本次政策对首套、二套、多套,在认定上都有放松。新政出台后,全国各地楼市皆迎来成交高峰,房价缓涨。
2015
3月新政
央行、住建部、银监会联合发文,全国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财政部通知,将个人出售普通住宅,营业税免征的购买年限由5年下调至2年。
9月30日
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出通知,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同日,央行、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自今年10月8日起将实施多项举措,切实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异地贷款业务。
调控了那么多次,你买得起房了吗?
房地产救市大幕拉开
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首套房贷首付比例回到了20%,意味着房地产救市大幕拉开。
民生宏观朱振鑫认为,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第一要务,激发房地产合理需求是去库存第一要务。下调公积金首付后,下调一般贷款首付顺理成章,不排除进一步下调可能。未来两三年,房地产政策暖风不会停,一方面60亿库存需要去,另一方面房价整体已经几乎没有上涨风险,政策有松动空间。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在其微博上发言称,此次的房地产新政是中央支持自住需求,化解房地产库存方针的具体落实,有助于刚需和首次改善需求的释放,未来还会有其他宽松政策出台,进一步促进楼市复苏。
此外,还有分析认为,首付下调将资金引入实体经济,强化金融机构对实体的信用派生。李建军指出,政策调整带动投资,也能够缓解金融体系的潜在的风险。这也说明,再继续推进经济的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需求侧,做到在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基础之上,推进改革,确保改革的平稳,实现增长和改革的平衡。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认为,首先,降低首付,促进更大力度的居民部门杠杆;房地产去库存,配合上下游产业链扩张,也是信用创造加速的过程,首付下调将引资金流入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