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月25日在北京发布了《小微企业税收政策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全国28个省(区、市)的5601家法人小微企业,以及6500余家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调查研究。
报告建议,通过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的方式来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10万起征,GDP就能超过7%
据此次发布的报告主笔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家庭金融调研中心主任甘犁对《每日经济新闻》介绍,起征点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以后,政府税收收入减少了440亿,同时带动GDP增长669亿,增加了83万个就业岗位。甘犁表示,“这就相当于1元的成本带来1.5元的GDP,也就等于用5万元增加了一个就业岗位。”而固定资产投资要50到70万元才能增加一个就业岗位。
据测算,如果将起征点从3万元提高到5万元,政府将减少税收521亿元,但能新增96万个就业岗位,同时GDP会增加0.12个百分点;涨到7万会增加0.2个百分点;如果从3万涨到10万会增长0.36个百分点,GDP就能超过7%。
小微企业纳税负担超过上市公司
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法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税额分别总占营业收入的3.9%和6.7%,占利润比重则为24.5%和35.8%,均高于上市公司。
30%GDP贡献率 吸纳2.37亿人就业
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小微企业约7000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约5600万家,法人小微企业约1400万家。而这7000万小微企业规模虽小,但两年里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发展迅猛,2014年其年产值19.08万亿元,在GDP中的占比也升至30.0 %。同时,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测算,2014年小微企业共吸纳2.37亿人就业,占我国总就业人口的30.7%。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小微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