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这套申报系统给力!5分钟填报好 3道关防风险 2017-1-18

·作者:施斌、周承颖、包晓芸  ·来源:中国税务报   ·发表时间:2017/1/18  

 

年末岁首,又到了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的时候。但是今年,只用了5分钟,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会计张晓峰就填写好了申报表。“幸亏有了国税局开发的填报提示系统,帮助我自动计算填写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报表,不然我又得花好多时间反复核对、计算和修改,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张晓峰告诉记者。

  

20161月,宁波市国税局以风险管控为导向,以信息管税和专家团队为保障,搭建监控、分析和处置三位一体的闭环体系。让张晓峰受益的“系统提示”是该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一项功能。据了解,宁波市国税局自主开发了“网上办税服务厅”“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系统”和“企业所得税风险分析系统”三道信息管税关卡,通过这三道关卡的层层过滤,能有效防范税收风险。

  

第一道关卡是在“网上办税服务厅”嵌入752条表内、表间逻辑关系校验指标。当企业填写报表时,系统会自动实时审核,及时弹出风险提示窗口提醒纳税人。张晓峰就是依靠这套自动化的手段,解决了申报表填写错误、表间勾稽关系有误等问题。数据显示,借助“网上办税服务厅”,宁波市国税局2016年共为12.7万户企业所得税网上申报企业风险提示,减少错误数据约127万条,大大提高了基础数据的质量。

  

第二道关卡是在“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系统”中设置12类高风险事项、98个监控指标。系统一旦发现疑点,将有基层单位人工审核疑点,并推送给税源管理部门开展深入分析和二次审核。系统一旦确认风险,税务机关就会以短信、网络和电话等多种方式提醒纳税人处理,将涉税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2016年,“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系统”在对宁波AM有限公司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指标分析比对时发现,企业享受研发金额存在异常,并将疑点推送给辖区主管税务局。主管局在审核确认疑点后,及时推送给税源管理部门。该部门税务人员核查后发现,企业不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条件的研发项目,涉及金额1915万元,补缴税款143.6万元。

  

第三道关卡则是依托于“企业所得税风险分析系统”,建立风险指标和风险监控模型库,依托指标和模型自动评估企业所得税管理隐藏的深层风险。目前,该风险分析系统已入库定量指标42个、定性指标56个和房地产业等行业模型42个,基本覆盖85%以上的企业所得税税源。系统将风险监控模型和企业风险指标比对分析,识别风险点以及重点核查方向,并按照高、中、低档对企业风险排序,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移交不同风险处置岗位处理。低风险对象由税源管理部门应对,采取调查核实、辅导提醒等方式;中风险对象由纳税评估部门应对,采取约谈辅导、调取凭证方式;高风险对象,由所得税管理部门牵头应对,发现严重税收违法问题的及时移交稽查部门处理。

  

对于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来说,要想编织一张税收风险管理的“天网”,除了上述完备的信息系统作支撑外,还需要专家团队作坚强保障。

  

2016年以来,宁波市国税局采取“组织推荐+测试”相结合的模式,从全市选拔了283位税收业务过硬、信息技术精通的复合型人才,组建了省级和地市级所得税专家团队。

  

据悉,专家团队主要以“1个专家团队牵头N个基层管理团队,1个基层管理团队牵头N家企业”的“1+N”风险分析模式。专家团队会根据监控到的风险点确定风险建议,下发各基层税务局的管理团队进一步排查。各基层管理团队根据市局专家团队提供的建议,实地分析排查企业所得税风险点。风险排查完成后,基层管理团队分别向所在局所得税管理部门提交风险分析报告,并提出后续应对建议。

  

不仅如此,专家团队会定期收集汇总各基层单位风险应对情况,核实确认风险点及控制薄弱环节,及时整合梳理共性特征,为后续风险管理提供经验模板,为风险决策提供参考建议。

  

一年来,宁波市国税局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模式的成效不断显现。数据显示,2016年,宁波市国税局共组织企业所得税250.9亿元,重点税源和高风险事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6亿元,发现有效风险点221个,查补税款9.5亿元,查补税款同比增长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