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日前表示,从今年一系列旨在缓解贸易顺差的关税调整,到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再到支持节能减排的各项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正进一步向经济结构调整倾斜,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调关税抑"两高一资"出口
今年以来,中国运用调整关税税率手段,加大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两高一资"商品出口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构成来看,稀缺金属原矿、钢铁产品、化肥产品等生产能耗高或对环境污染程度较高的产品是今年关税调控的重点。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国家对部分商品调整出口退税率及关税税率,意在缓解贸易顺差,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日前说:“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很明确的,从长期来看还是要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将改革资源税
面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目前财政部也在研究出台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和改革资源税制度的财税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
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表示,财税政策是资源价格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资源税和资源产品的价格息息相关。下一阶段最重要的改革是真正建立能够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能源专家姜鑫民指出,资源税可以起到重要的经济杠杆作用,对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落实节能减排有重要的作用。
财政与货币政策双管齐下
分析人士指出,在加大支持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财政政策也在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效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财政部发特别国债购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特别国债的发行将成为中国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新起点,下一步中国将在更多方面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今年第二季度例会上,央行也强调将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包括财政在内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合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