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终于亲身体验到了这一逻辑怪圈残酷的真实性。笔者有位朋友,2005年时有六七万元存款,当时可以作为首付款买一套70平米的两居室。但他觉得5000元/平方米的房价有些虚高。到2007年,他攒足了10万存款,却买不起房了,因为房价已经飙升到了每平米10000元。
还有则来自大洋彼岸的错误信息,就是“中美老太太买房”的美丽传说,但传播者忘记了个关键的要点:中国老太太是先交了税再去买房,而美国老太太买房却不用交税。
中国人很少需要填写报税表格和退税申请,也就忘记了这世上原本还有减免个人税收这件事。所以一听到利息税减免的消息,立刻全国上下一片叫好,仿佛一下子中国老太太的好日子彻底到了。
利息税的减免征收,到底是对谁的重大利好呢?对于把钱存在银行里的中低收入居民来说,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即使按10%的利息税减免政策计算,实际利率也仅为2.754%,10000元本金存款一年增加的利息收入也不过才多了30.6元。而这30.6元,可能还赶不上鸡蛋或猪肉的涨价幅度,别忘了仅2007年5月份,CPI就增长了3.4%。
但对于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们来讲,就十分讨巧了。利息税的减免征收,对银行没有带来额外压力,反正不是上调存款利率,不需要它们额外增加利息支出;对企业也是无关紧要,减免利息税既能达到变相加息的目的,又不会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侵蚀企业利润;对股市、房市也不会带来多大影响,毕竟10%的微小变动,对于股市和突飞猛长的房地产市场来说,影响的确是微乎其微。
唯一看起来似乎遭受“损失”的政府,实际上也只不过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5月29日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后,有好心人替政府算了一笔账,一看吓一跳,说预计可增加2800亿元的税收收入,而2006年全年利息税收入也不过才459亿元,因此,别说减免一半,就是全部减免利息税,也不会对财政带来多大的影响。
“由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考虑到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未来支出,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确定,存在不敢花钱的现状。因此无论是否征收利息税,居民都会把钱存入银行。”2006年5月17日,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曾经这样说。
中国公民没有享受过起点免征和超额累进的政策,更没有见过利息免税申请,也没有能扣除过缓交税退休金,还是要抚养一个妻子、一个孩子和一个房子,甚至更多。所以,不管利息税是征收20%还是10%,对真正的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无非是多收了三五斗,就像头上的虱子,多几只或少几只,反正头总是要痒的,也就由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