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中国赤字老龄化和节能环保三因素制约减税 2009-04-28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税收咨询网  ·发表时间:2009/4/28  

经济危机下,企业运营困难,投资者在观望,消费者很谨慎。这时,政府要给经济注入更大的帮助。减税就是最直接、最有效帮助手段。但是无论从短期看,还是长期分析,全面减税的制约力量还很大。

2009年一季度税收收入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一季度税收收入为13024亿元,同比减收1496亿元,下降幅度为10.3%。其中减收变化明显的税种有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减少515亿元;企业所得税同比减少431亿元;出口退税同比减少426亿元;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减少297亿元;国内增值税同比减少111亿元;关税同比减少102亿元。而增收比较显著的有国内消费税,同比增收281亿元;耕地占用税同比增收72亿元。

一季度税收收入继续下降,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滑、物价水平下降、税收收入来源减少。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减税见效。

真实税负高于名义税负

从去年开始减税政策力度不小,让企业和居民有所获益。但企业和居民的税负依然较高,除了名义上税负,还有些实际要承担的非税费用,加重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比如企业承担的各种社会保障费用并不反映在名义税负中,而在发达国家大都体现在税收里面;而公积金更是国外没有的费用。中国居民获取驾照必须参加驾校学习,花3000元左右,而在美国并没有强制性的收费学习。

财政赤字、老龄化不容忽视

今年财政赤字大增,使减税变得更困难。在经济危机下,多花钱,增财赤并不是件坏事,但是乱花钱就是坏事了。减少不合理的开支,降低财赤才能更多地减税。财政支出不仅仅是多花钱,要紧的是花在刀刃上,多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一是要减少行政管理开支,二是可以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而在社会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财政资金采取退出策略。

老龄化也是约束全面减税的一个刚性障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龄化速度非常快。从个人养老的角度看,一个人青壮年时积累部分劳动价值,用于退休后养老消费;从整个社会养老的角度看,退休群体的养老所需由全社会的劳动力群体支付。这就涉及到社会财富通过税收转移分配到养老等社会保障开支。而中国老龄化的加速,使得这部分转移分配的比例有增大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