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白酒消费税调整,终于在市场的一片争议声中尘埃落定。此项税改政策的出台,将大型酒企,尤其是白酒类上市公司的一个重要避税途径最终堵上
该办法于
这个主要针对大型酒企规避税收的“重拳”一公布,就引发了国内白酒行业的大震动。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总体思路是“税率不变,计税价格调整”,但税基改变将使白酒纳税额提高一倍。因此,这次白酒消费税调整,将对企业的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白酒行业或许将面临一次新的洗牌。
税负转嫁,福焉祸焉
可以说,这次白酒消费税的提高,或许会成为白酒企业新一轮“备战”的导火索,而提价似乎是目前酒企转嫁税负的最好途径。据测算,上市公司高档酒企大约要涨价10%左右,才能消化提税对企业净利润造成的影响,如果转嫁顺利的话,一些企业甚至还能实现更多的利润盈余。
在白酒类上市公司中,沱牌曲酒因实力最弱,受到的影响也最大。因此,
随着白酒消费税的调整,企业能否顺利地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还要视市场供需、购买力状况等因素,而不是单由企业说了算。在供给过剩、景气仍未复苏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将很难将税负转嫁,企业利润就会受税负影响持续下降。因此,白酒企业在考虑进行提价时,以下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是品牌力,品牌力是否能够支撑产品独领风骚,且拥有相对较大的竞争优势;二是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成熟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销售较为稳定,此阶段的品牌,税负转嫁能力较强。业内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形势并未完全转好,上市白酒公司要谨慎从事,如果贸然大幅提价,将给景气度刚刚开始复苏的白酒行业带来新的震动。
有专家指出,近几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年年涨价,有的年份更是疯涨25%,快涨到“顶”了,产品价格已经严重脱离实际消费需求,必冲高回落。
新税制规定,企业白酒销售价格如上涨,将动态调整最低计税价格,即涨价部分将不再“自然避税”。因此,白酒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提升将受到抑制。
对于白酒新消费税的实施,多家白酒企业表示,除了如何确定提价幅度外,正在研究相应的财务应对策略,进行新的税收筹划。
目前,酒企只顾把利润转移到销售公司以减少消费税,却忽略了所得税,卖出的价格低了,利润便少了,这对酒企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很大影响。与这些企业相关联的销售公司,集中了大部分利润,顾此失彼,使白酒上市公司的利润报表并不好看。
在白酒销售过程中,茅台等一些大型酒企从来都是“先收钱,后发货”。因此,企业的应收账款很少,预收账款却很大。如果适当改变一下销售策略,保持既有的利润空间,也并非一定要通过提价来实现。
总之,对白酒企业来说,要生存发展,不能依靠避税,也不能依靠简单的提价进行维系。企业只有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强化品牌建设,树立效益观念,才是白酒企业在调整中重生和做大做强的根本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