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低碳经济”成为备受关注的字眼。而发达国家计划征收“碳关税”的可能,也使得我国是否可以率先征收碳税的讨论愈趋激烈。
近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长远看,我国推出碳税利大于弊。基于国际上的碳税热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我国有必要尽快开征此税。
“十二五”有望开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
“"十一五"很快过去,现在做些准备,"十二五"肯定要进行碳税或者环境污染税征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达了相似的看法。
他认为,开征碳税不仅考虑到要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更重要的是释放强烈的信号:凡是排放污染的生产者,都要付出成本。
“这个税制意味着中国从传统税制向绿色税收、绿色财政的方向转变。”胡鞍钢说,气候变化必然呼唤碳排放税,希望中国能在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推出,然后在施行过程中不断调整。
碳税的征收是否会增加企业负担,对经济产生一些影响?专家认为,从长远看,碳税的征收是收益而非损失,对GDP影响有限。
“如果设计的好,例如用碳税的税收去抵消一些财政体系中更为扭曲的其他税,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影响。”曹静说,不过,碳税可能会有累退的影响,这样就需要国家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去缓减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此外,胡鞍钢还建议,碳税征收要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逐渐提高税率,进而形成中国内部碳交易市场,如林业部门可以和火力发电部门交换,获取资金去种树,提升森林固碳作用,同时也可以和国际上的交易市场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