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为主体的“草根经济”融资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政策扶持渴望已久。本届“两会”之后,这一问题或将在政策优惠和体系建设方面获得实质进展。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拟于近期出台数项农村金融机构税收扶持政策。
“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不在于市场资金约束和政府政策障碍,更应着眼于体制和制度性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刘克崮“两会”期间表示,“草根金融体系应"三分两化"。”
三项税收优惠政策即将出台
“三项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请示已经上报国务院,并获得原则同意,有关部门将于近期出台税收扶持政策。”
这项题为《关于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税收政策问题的请示》的报告由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合力撰写,主要针对小额贷款或农村金融机构的三类业务收入提供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具体内容为,其一,在
其二,在
其三,在
“如此大力度、大范围的税收减免近年来还属首次,政府对小企业、农村金融的支持今年尤为明显。”这位消息人士表示。
在此之前,我国推出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多为一定程度的定向费用补贴、涉农贷款增量奖励、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等。
刘克崮最早提出“草根经济”、“草根金融”概念。他本次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落实和完善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进一步完善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政策;对主要从事草根金融业务的机构减征营业税;对所有金融机构一定额度下的农户贷款业务减征营业税和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