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税征收目前还是停留在研究阶段。”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抛出的碳税专题报告激起千层浪。在这份“中国碳税税制框架设计”中,提出了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包括碳税与相关税种的功能定位、我国开征碳税的实施路线图,以及相关的配套措施建议,并指出,我国碳税比较合适的推出时间是2012年前后,且应先征企业暂不征个人。
“碳税征收问题太大,因为它是全国性的,所以会很慎重。”周凤起表示。
碳税征收或将先行试点
《21世纪》:目前,碳税研究进行到哪一步了?
周凤起:税收跟国民收入有一定比例,如果收碳税就要减别的税。碳税我们现在先提出来,然后一直在研究,目前还停留在研究阶段。
《21世纪》:会否通过试点先行先试?比如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地区?
周凤起:那有可能。碳税征收试点有可能,但在全国推行,还有一个过程。不要说碳税征收,就是国家发改委大概一年前就准备出的“低碳示范指导性意见”,基本是一些很原则性规定,但现在也没有出来。我觉得最起码要先出一个指导性意见,然后再做低碳立法,如低碳经济法。
《21世纪》:指导意见为什么出来这么难?
周凤起:因为立法要经过人大,经过审议,时间很慢。为什么出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政府就可以出。但是即使是政府可以出,到现在没有出来,表明对相关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
《21世纪》:中国拟征收碳税的背景是什么?
周凤起:中国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2亿吨,到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达到60亿吨,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当然累计排放量不是最大的,但是每年的排放值中国已经变成第一。
假如以2050年为基年,满足以下条件,即中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总能源15%,GDP年均增长8%,那么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97亿吨,几乎达到全球的限制。所以这个形势对我们国家而言,是非常严峻的。
如果我们的GDP不是8%,而是保8争9,结果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要增加9亿吨,超过全球排放的限制。这就使得我们在全球气侯谈判中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