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涉外税务》编委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0-9-21

·作者:赵薇薇   ·来源中国税务杂志社  ·发表时间:2010/9/21  

会议现场

金秋九月,在北京我们迎来了《涉外税务》编委会2010年度工作会议。此次会议为《涉外税务》移至北京办刊后的第一次编委会工作会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长郝昭成、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权兆运、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尚力强、中国税务杂志社总编辑蔡宇及其他编委会成员等二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委会副主任权兆运主持。

会议首先由编委会副主任尚力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涉外税务》的概况、2007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及今后的工作安排和设想。他指出,《涉外税务》杂志于1988年创刊,是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会刊,是国内惟一一家有关涉外税收和国际税收方面的权威性期刊,曾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是全国中文财政类核心期刊、也是CSSCI来源期刊。2007年,根据深圳市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经国家税务总局同意,报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涉外税务》登记地由广东省变更为北京市。由此,《涉外税务》杂志由国家税务总局主管,由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深圳市国际税收研究会主办,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广告均由中国税务杂志社负责办理。他认为,自2007年以来,在各位编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中国税务杂志社《涉外税务》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涉外税务》杂志在栏目、策划、选题、编辑、采访、排版等方面做了很大的调整,为下一步更大幅度的调整、重新定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分析国内、国外社会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涉外税务》更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倾向于把刊物定位为实务类的研究性刊物,希望与会编委对此进行讨论,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各位编委在会上踊跃发言,对《涉外税务》更名、定位、内容、版式、发行、活动及发展等事项展开了热烈讨论,具体建议归纳如下:1.编委们一致赞成《涉外税务》更名,认为更名很有必要,原有的刊名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于具体更什么名好,编委们各抒己见,多数编委倾向于更名为《国际税收》。2.关于杂志的定位问题,编委们大多赞成定位为实务类的研究性刊物,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路线,满足各层面读者的需求。3.随着名称的变更和定位的确定,杂志在内容上也要做适当调整。编委们认为应开拓国际视野,积极配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主要针对"请进来"和"走出去"这两方面内容设计栏目,让杂志成为国外了解中国税收,中国了解国外税收的窗口。不少编委还建议,应再增加一些英文内容。4.在杂志的版面设计上,有编委建议,为了突出特色,在设计上要更加洋气些、时尚些,图文并茂,这样才能有利于走向市场。5.对如何提高刊物的发行量,编委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建议今后可以重点加强对中介机构的宣传订阅工作,并且还可以在各省市成立通讯员队伍,这样既扩大了杂志的发行量,又增加了作者队伍,一举两得。6.各位编委都看好杂志今后的发展。他们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本杂志作为中国国内研究、宣传国际税收的惟一的权威性重点期刊,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编委会主任郝昭成作了会议总结。他首先感谢上一届编委近几年对《涉外税收》杂志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并对《涉外税务》近几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这次会议主要总结了《涉外税务》近4年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涉外税务》的组织体系和职能;讨论研究了《涉外税务》的发展方向。他要求《涉外税务》在今后的改革中保稳定促发展,要立足当前,在继承中发展。他相信调整后的新一届编委会,在17名编委的努力下,一定能"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对下一步的工作,郝昭成会长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明确编委会的职能。他认为,编委会的职能主要是:管方向、管质量、管效益。二是要明确编委的职责。他把编委的职责简要概括为:把方向、深研究、组稿件、扩发行。三是对编辑部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希望编辑部要"当好参谋、搞好实施、做好服务、抓好协调、立好和谐",一定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