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
仍属起步阶段
陈健称,这一规模居全球第15位,列发展中经济体第3位,并位列中国香港、俄罗斯之后。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565亿美元,名列全球第五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对此,陈健强调,我国对外投资仍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存量的1.3%,投资规模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而且欧美海外企业多占据行业高端,中国企业大多仍处于中、低端行业。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海外媒体的负面评论。陈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海外媒体对中国投资评论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给东道国带来很多益处,如开展属地化经营,培养大批当地人才等。
同时他还澄清,指责中国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享受补贴是没有依据的,中国国有企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要完全承担自己的责任,政府是没有补贴的。
人民币升值利于对外投资
重启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以来到现在为止累计升值达到24.1%。
陈健表示,从一般经济学理论来讲,本币的升值一定是有利于对外投资的,同时会对出口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汇率变动并不表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取向有改变。
关于人民币的升值幅度,陈健表示,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能完全跟自己比,还有一些参照因素,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有些国家货币在争相贬值,就相对衬托出人民币的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