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李克强:将实施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 2011-3-22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发表时间:2011/3/22  

320,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中国将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把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保障和改善民生、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节能环保、深化改革开放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李克强说,中国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已经开始实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编制和实施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李克强指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也是其前提。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优化公共支出结构、投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

 

李克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我们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以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还将实施改善民生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今明两年开工建设2000万套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同时,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持续释放内需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李克强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改革创新,也要靠改革创新来推动。中国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李克强最后说,中国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变。中国的经济转型,中国内需的扩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将使中国发展实现新跨越,也会为各国企业带来更多商机,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新的拉动力量。

 

谢旭人:2011年三方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健全个税制度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0日在北京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将从完善财政体制、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化税制改革三方面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谢旭人在20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阐述了我国当前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谈到备受关注的税制改革,他指出,今年我国将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进增值税改革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从制度上逐步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的问题。完善消费税制度,将部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产品以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此外,谢旭人说,今年我国将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清理政府非税收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除了深化税改以外,还需要完善财政体制和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谢旭人指出,2011年,在财政体制改革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做好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相关工作。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今年将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继续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探索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继续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提高透明度。

 

   谢旭人表示,“十二五”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财政部门将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