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改革并不是2011年陆家嘴论坛的主题,不过,因为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丛明在论坛上的一番话,让这个正在征求意见的税制改革在会上引起了各方的再次关注。
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徐权提出,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一些金融业高管认为上海的个税太高了,与香港、新加坡比没什么优势,吸引不了人才、机构的聚集。因此,部分金融界人士希望建立差异化的个税政策。
对此,丛明回应称,个税修正案草案目前正在全国人大进行审议,其中未考虑差异化的问题。“个税改革的立足点是要适当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与此同时,丛明称,经过静态测算,个税改革后一年可减收1200亿元。“相比于去年个税约4600亿元的征收总额,这个力度是非常大的。”他同时透露,国税总局正在拟定在上海进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投保人在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如此可略微降低个人的税收负担。“这是一个特殊的扶持政策,无论对于中等或是高等收入者都是好消息。”
个税改革是2011年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
在2011年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并确定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调整级次级距的改革方向。
知名经济学家华生日前称,对普通人来说,所得税其实是很小的一部分。提高个税起征点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应该在财产税等方面想办法。他特别指出,养老金的负担比个税要重得多。“减税是好事,但要看减什么税,中国需要减的是什么税呢?是商品税和社保交费,因为这些都是由大众负担的,而且占了税收和财政收入的绝对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