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企业看来,既然我国已提出要加快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而且在沿海发达地区已取得显著的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执行“城乡有别”的城建税政策已显得不合时宜。
作为一种按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额的一定比率进行征收的附加税,城建税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税”,也正因此,自从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对内资企业开征这个税种以来,社会上对这个税种的关注一直很少。20多年来,这项税收也在筹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不过,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我国现行的依据企业所在区域不同而适用不同城建税税率的政策已日益不适应现实情况。这一点,在经济实力和城市一体化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的江苏省昆山市首先显现出来。而率先同税务机关“较真”的,则是新近成为城建税纳税人,且对税收政策更加敏感、财务核算更为认真严格的外资企业。
记者了解到,虽然城建税只是一项附加税,但在经济发达、企业云集的昆山市,由于增值税、营业税等主体税种实现的税收总量巨大,因此以这些税种作为税基的城建税征收数字也相当可观。根据昆山市地税局的统计,今年1月~4月,由于对外资企业开征城建税,该市城建税入库数达到37123万元,同比增收22154万元,增长148%.其中内资企业入库16675万元,占到了入库城建税的44.92%;外资企业入库城建税20448万元,占比55.08%.在这些缴纳城建税的外资企业中,适用5%税率的共有2634户,共缴纳城建税6467万元,占外资企业城建税总收入的31.62%;适用7%税率的共有2107户,缴纳城建税13981万元,占比为68.38%.
此外,就单个企业来说,由于一些外资企业实现的主体税数目巨大,新开征的城建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企业负担。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协理刘国光表示,以2010年经营基数测算,企业2011年将增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支出1300多万元,意味着企业净利润将减少0.52%.而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东区财会处经理陈辉芳也告诉记者,企业在昆山市共有13个厂区,以2010年销售情况推算,2011年,由于城建税的开征,企业将多增加6000万元的税负。“由于企业的人工和材料成本都在上涨,而税负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加经营的困难。”他说。
而通过陈辉芳等人的介绍,记者也更加理解了为什么一些企业很看重5%和7%之间两个百分点的城建税税率差异:以富士康为例,这个税率差意味着一年将近2000万元的税收,而如果今年集团将苹果ipad2的生产也转移到昆山的话,企业销售规模扩大一倍,意味着城建税负担也会增加一倍,届时两个百分点的税率“含金量”还会进一步提升。正如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协理刘国光所言,在沿海制造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不断增加而利润日益微薄的当下,税收的增减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就显得愈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