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奢侈品关税平均降幅15% 成扩进口战略突破口 2011-6-22

·作者:郭丽琴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表时间:2011/6/22  

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目前该关税调整细则已经由财政部关税司报至国务院待批,预计10月份前会有相应措施出台。具体的调整方案包括取消或大幅下降部分“被奢侈”的民生类化妆品、香水、烟酒的关税,根据产品的分类及价格、品牌进行税率层级征税,平均关税降幅在15%

 

此前,商务部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指出:“这只是一个非常原则性的东西,具体如何调整关税,如何定义中高档商品,都是未知的。”上述相关人士透露,“即使细则获批,是否调整关税,也是有一个时机和范围的问题。”

 

至此,掺杂着各相关部委利益的“扩进口”战略,终于在调整奢侈品关税上找到了突破口。

 

奢侈品消费回归国内

 

世界奢侈品协会69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146亿美元,超过日本,达全球奢侈品消费额巅峰。与此同时,中国奢侈品市场目前的税率全球最高,中国人在国外消费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消费严重外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今年3月发布会上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这五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对欧洲市场奢侈品商业的模型研究,发现出境购物如果一旦在中国境内形成习惯或趋势,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境消费,这将给中国的高端内需市场带来惨重代价。

 

从去年开始,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外贸司,以及公平贸易局就已经和包括世界奢侈品协会,以及知名奢侈品企业展开了闭门座谈,进行了调研,并向国务院提交了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的核心要点就在于,切实将外溢的奢侈品消费留在国内。

 

“扩进口”战略为一揽子解决方案

 

事实上,商务部早在去年就开始着手做相应的调研,并包含在“扩进口战略”一揽子细则之内。

 

中国的进口主要包括大宗资源型商品、高科技产品,以及消费品。经过分析扩大进口的可能性,大家发现,资源型商品与需求挂钩,改变空间不大;高科技产品,由于欧美等国管制松动的可能性也较小,唯一能够有较大调整空间的是中高端消费品,也即奢侈品。

 

   调研发现,国内外中高端消费品价差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流通成本较高;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导致在中国市场定价本身偏高;以及包括关税在内的综合税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