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税新政发布至今,焦化料市场经历一轮上涨行情,总体涨幅基本在200元/吨或4%以上。但到本月下旬,焦化料触顶回调之路开始。因中下游补货趋于平稳,且市场普遍担忧后期地炼成本大涨,对高价焦化原料的接受能力有限,故月底部分生产厂家开始跌价促量。
据卓创了解多家焦化料生产厂家,其一致对1月份焦化料市场较为担忧,并表示跌价行情只是刚开始而已。
生产厂家为了促量则不得不采取跌价策略。然而中下游“买张不买跌”的心态将更加利空市场,跌价恶性循环或将上演。然而,这只是市场人士的最坏打算。
卓创认为,尽管1月份焦化料疲软行情不可避免,但跌势也并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因为,11、12两个月份,山东焦化装置平均开工率在68%的高位。所以尽管下游炼厂均提前备货,但近期地炼对原料的消耗也较大,大部分炼厂的原料库存并未囤满。所以为保证1月份正常生产,炼厂对原料的刚性需求仍在。
不过,不容乐观的是,东北大量资源依旧对山东市场虎视眈眈。尽管1月份沥青有望进入传统冬储时节,但目前仍未见端倪。因此,短期东北多数资源仍将流入山东用作焦化用途。这无疑将使本就利空重重的山东焦化料市场雪上加霜。
整体来看,1月份焦化料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或是必然。但市场“无形的手”究竟如何操控仍存一定变数,短期业内人士或多持稳观望为主。